2016 / 11 / 12 (六) 課程記錄

 

 

 

 

[快訊] 陳冠宇醫師參與團隊關於中藥與帕金森氏病患骨折風險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刊登!
[快訊] 林奕瑱藥師參與團隊探討低劑量 rivaroxaban 用於心房纖維顫動患者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刊登!
就是想做點不一樣的事,臨床藥師的研究之路。(林奕瑱 臨床藥師)

 

 

2016 / 11 / 12 (六) 活動內容

2016 / 11 / 12 (六) 課程講者

2016 / 11 / 12 (六) 報名額滿

2016 / 11 / 12 (六) 滿意度分析與手寫回饋

2016 / 11 / 12 (六) 課程照片記錄

2016 / 11 / 12 (六)「資料呈現大賽」得獎作品

 

 

 

 

 

 

 

 

 

 

最新活動

 

 

發表於 2016 / 11 / 12 (六) | 已標籤 | 在〈2016 / 11 / 12 (六) 課程記錄〉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16 / 8 / 21 (日) 課程照片記錄

 

 

00_NHIRD_20160821_479

 

 

進行研究的過程,其實是自我辯證,「這樣想真的可行嗎?」、「有沒有更有效的解決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想法提出質疑,用科學化的方式執行、驗證。

 

而健保資料庫研究,讓專業醫療人員,根據臨床經驗判斷、分析問題,進而網羅來自全國的「實驗數據」,是缺乏資源者的最佳利器,在數據中抽絲剝繭,希望能夠對患者的診斷與治療,規劃出「更好的戰略」。

 

讓我們回顧當天上課的精彩時刻!

 

 

最新活動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6 / 08 / 21 (日) | 已標籤 , , , , , , , , , | 在〈2016 / 8 / 21 (日) 課程照片記錄〉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先有「開始」,才能邁向「很厲害」!

 

作者:高醫附院 急診 劉信良 醫師

 

 

01_innovarad_hlliu_NHIRD_20160821_584

 

 

念完碩士班,然後呢?

 

還記得去年碩班畢業後,把碩論丟出去的解脫及爽快感,但也有點徬徨:「之後要自己寫論文了耶!」沒有教授可以靠了……當然還是可以寫一些 case report,但是總覺得,沒了研究所的資源,科內又比較沒有大老可以跟著做研究,我的論文之後怎麼辦?

 

雖然急診較無升等、薪水的壓力,但是總要未雨綢繆,培養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才更有籌碼去做之後想發展的事,所以論文還是必備的啊!

 

剛好在研究所有修過一學期健保資料庫的課程,覺得這個比起動物實驗、去病歷室收病歷、跟其他醫院談合作計畫…….實際多了,但是沒有實務經驗,加上今年初又有美國的學者批評台灣的健保資料庫文章,多少還是有疑慮,剛好新思惟有開課,之前參加過的人評價很高也有不少厲害的成果,所以就滿懷期待的報名下去啦!

 

 

大破大立,撥雲見日。

 

上午的課程,一開始就把健保資料庫獨一無二的優勢展現出來:IRB 難通過的小孩、老人、精神科疾病;要保人(父母)的醫療行為;RCT 的限制;重大事件後的大規模研究……等,連中醫、牙醫、復健都有全民的資料。

 

而一般醫師擔心的診斷碼亂入、診斷不準確的問題,只要標準設定成要「收錢的」,健保局、醫院、政府就會為你把關!一般開藥開檢查都會被放大核刪了,如果是單價更高的開刀、重大傷病、癌症等一定有更嚴格的標準,診斷也更無庸置疑!

 

在新的制度下,研究只能進加值中心,看似多了限制,但卻可以連結更多的資料庫,發展出更多可能性!

 

 

廢寢忘食的互動實作

 

每次學員評價滿分的互動實作時間,這次更是進化了,光是實作講義就有好多份,還有解答本和課後作業耶!太用心了。

 

從上午課程就一直圍繞著的指定論文,從 Navicat 基本功能開始實作,到資料庫中抓出目標的族群。而更進階的串檔、合併等指令,則是直接把程式碼給我們,並明確說明哪些是可以改變的變項,讓我們可以從模仿開始熟悉。

 

之後應用簡單易懂的 MedCalc 跑統計,做出表格和圖表。過程有超強助教老師解答個別的難題,互動中也詢問了,如何把這些東西帶進去加值中心跑!真是精彩有收穫的實作!

 

 

上完課了,然後呢?

 

上完課,除了課後作業、心得、提問之外,如果沒有開始試看看,一切就白費了,所以就開始吧!

 

就像上課所提到的:先從平時會遇到、但沒被好好回答的問題開始,不要小看發生率的研究,套用「診斷 → 處置 → 預後」的公式,也可以找上過課的其他夥伴合作。

 

腦海裡已經有好多好多的點子等著做,而上課中也提醒我們驗證的方式:「能被手上資源驗証的點子,才算是個實際的點子。」

 

你不用很厲害,才能開始;但你一定要開始,才有可能很厲害!所以開始吧,期待自己之後的表現!

 

(橙編按:信良的興趣廣泛,而且真的會去做,不管是運動、生涯、唸書、研究,都是如此。有好消息一定要通知喔,讓我們為你鼓掌!)

 

 

最新活動

 

 

發表於 2016 / 08 / 21 (日) | 已標籤 , , , , , , , , | 在〈先有「開始」,才能邁向「很厲害」!〉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寶庫。

 

作者:中國附醫 皮膚科 周宛儀 醫師

 

 

01_innovarad_wychou_NHIRD_20160821_237

 

 

從抗拒到接受

 

以前的我,對健保資料庫其實是很抗拒的,除了對它有著傳統觀念的誤解外,自己的統計學的不太好當然也是主因之一。直到之前寫了一篇關於 VisualDx 的 original article,雖然很認真地跑了 IRB 跟統計,但在被審稿的過程卻一直被挑剔 sample size 與 single center study 的問題,文章在歷經數次退稿後最近終於被接受了,卻也種下了想嘗試用健保資料庫解決 sample size 問題的想法。

 

如何寫出讓 reviewer 無法抗拒的文章,實為本堂課最大的賣點,聽著吳昭慶醫師與陳育群醫師不藏私地分享,怎麼從大家手上都有的材料去烹調出一道吊人胃口的佳餚,許多想法也隨著課程的進行,一個一個冒出來。

 

原來健保資料庫也可以這麼好玩,可以解決這麼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6 / 08 / 21 (日) | 已標籤 , , , , , , , | 在〈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寶庫。〉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在醫療新時代存活的最佳武器

 

作者:馬偕醫院 陳震謙 醫師

 

 

01_innovarad_zc_chen_NHIRD_20160821_238

 

 

正視自己的未來

 

從第一次上新思惟國際的《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就深深感到驚訝及振奮。驚訝的是,居然之前沒有接受過這樣的訓練,振奮的是自己正視問題之餘,還找到正確的路。在回饋的一開始,還是要謝謝各位前輩不藏私的分享。

 

在醫院剛剛起步,沒病人、沒想法、沒資料,只是傻傻的在開刀、門診之間遊走,有時候真的感覺到,再繼續浪費自己的時間,或許慢慢就被淘汰了。一直這樣擔心,卻沒有好辦法跳出這個局,只好自己找出路。而健保資料庫是我非常陌生的一個工具,老實說,就是不得其門而入。

 

我在《健保資料庫工作坊》短短幾個小時的課程中,最深刻的兩點心得,分享如下。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未分類 | 已標籤 , , , , | 在〈在醫療新時代存活的最佳武器〉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