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 reject 意見後,怎麼修改 paper 來獲得青睞?

 

作者: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泌尿科 柳瑞明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幽門螺旋桿菌與攝護腺癌患者死亡風險之研究,獲 Cancer Medicine 刊登!

 

 

 

 

很高興又能分享論文的心得。在書寫心得的過程中,重新梳理每一次論文從發想到寫作、投稿到 revise、最後順利刊登的歷程,感覺自己成長收穫了很多,也希望能幫助到閱讀心得文章的朋友們。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在〈收到 reject 意見後,怎麼修改 paper 來獲得青睞?〉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幽門螺旋桿菌與攝護腺癌患者死亡風險之研究,獲 Cancer Medicine 刊登!

 

 

 

 

文章介紹

 

亞洲人的胃癌多、胃潰瘍多,但攝護腺癌相對西方人來得少,柳醫師與其團隊,對於這樣的發生率差異有興趣,思考是否有可能與幽門螺旋桿菌的盛行率有關,尤其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可能影響男性激素的活性,於是有此研究。

 

研究鎖定臺灣健保資料庫中的攝護腺癌經雄激素剝奪治療的患者,並根據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分成兩組。經傾向分數配對後,找出 3022 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與 6044 位無感染者做比較,結果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的確總死亡率跟攝護腺癌死亡率都較低,雖然比例僅為 0.90 與 0.88,但統計上的確有差異。

 

使用大型資料庫,對於懷疑可能有關的疾病做探勘,可以找出潛在相關的因子,也能提供給基礎研究者更多資訊,對於日後拆解更大的謎團會有幫助。

 

 

恭喜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在〈[快訊] 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幽門螺旋桿菌與攝護腺癌患者死亡風險之研究,獲 Cancer Medicine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再寫里程碑,跨國合作首次挑戰 5 分期刊成功!

 

作者: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 泌尿科 柳瑞明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雄激素剝奪治療與失智風險之研究,獲 Cancers 刊登!

 

 

 

 

我做到了!這是第一次論文發表能突破五分以上的重要關卡,心情大概像是台灣健兒在奧運殿堂勇奪獎牌同樣地激動與亢奮!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4 / 03 / 30 (日),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在〈再寫里程碑,跨國合作首次挑戰 5 分期刊成功!〉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雄激素剝奪治療與失智風險之研究,獲 Cancers 刊登!

 

 

 

 

文章介紹

 

對於晚期的攝護腺癌,雄激素剝奪療法是目前的標準治療,不過學界對於究竟雄激素剝奪療法,會不會增加失智的風險,並沒有定論。過去的研究,受限於樣本數小、追蹤時間短,以及種族差異,很難得到一體而論的結論。柳醫師團隊,預計使用臺灣與英國的健康資料庫,同時以大樣本、追蹤時間長、截然不同的種族,回答這個問題。

 

總共收入了 129126 位男性患者後,分析發現,雄激素剝奪療法並不會增加失智的風險,在英國不會,在臺灣也不會。

 

本研究最特別的地方,是同時使用臺灣與英國的資料庫,回答同一件事情,因為得到了相同的結果,顯示其結論可能有跨種族的應用性,讓整篇論文的臨床意義更為強大許多,是很聰明的作法。

 

 

恭喜柳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在〈[快訊] 柳瑞明醫師團隊,關於雄激素剝奪治療與失智風險之研究,獲 Cancers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謝鎮陽醫師團隊,分析臺灣健保資料庫之 20 年研究趨勢,獲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刊登!

 

 

 

 

文章介紹

 

自從臺灣開放健保資料庫做為研究使用之後,相關的學術發表從 2000 年開始快速成長,不過之後曾被批評,部分的研究都只是資料挖掘後的相關性記錄,而非以假說驅動的科學問題回答。另外,也曾經發生過人權團體對資料庫合法性的質疑與訴訟。

 

謝鎮陽醫師團隊,預計實際從 PubMed 發表的公開資訊,配合文字探勘,去看看這些事情是否為真,而二十年來的研究趨勢,又顯示了怎樣的特性。

 

團隊收集了 1996 到 2017 年所有使用臺灣健保資料庫的文章,並以 MetaMap 分析這些文章研究的主題。

 

關於 MetaMap,這是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先使用機器爬過所有 PubMed 文獻,創造出統一醫學語言系統 Unified Medical Language System (UMLS) 之後,用人工編輯修正,解決「不同機讀型來源和不同人員表達相同概念時所採用的形形色色的方式」與「有益的信息在許多互不相同的資料庫和系統之間的分發和傳播」這兩個問題後,希望能加強對文獻的分析能力。MetaMap 就是基於 UMLS 的實際分析工具。

 

最終收集了 4473 篇健保資料庫文章,也確認了在 2000 到 2015 年間,的確有發表量快速成長的現象,但在之後則持平,可能與訴訟相關爭議有關。

 

最常被研究的主題,是糖尿病、中風與失智症,最常被研究的介入性治療,為 statin、metformin 與中醫。大約 1/3 的文章,刊載在 open access mega journals。

 

在研究類型中,醫學疾病的相關性分析,是最常見的。不過這類的文章通常集中在幾個多產研究者,並選擇發表在 open access mega journals。

 

本研究選擇投稿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是相當適得其所的,醫學資訊類的領導期刊,而且真正是用 internet 做的 medical research!

 

這樣的研究模式很有意思,經歷過一個時代、觀察一個時代,然後用數據去確認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文章本身是 original article,但實際上又有 review 的意義,同時具有歷史縱深,很適合資深研究者發表。

 

事實上,在國際學會中的重要演講,大師們與新興研究者的差異,就在這裡:歷史感。

 

 

恭喜謝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在〈[快訊] 謝鎮陽醫師團隊,分析臺灣健保資料庫之 20 年研究趨勢,獲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