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林舜穀、柳瑞明、林柏宏醫師團隊,關於針灸後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率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

 

 

 

 

文章介紹

 

在臺灣的全民健保系統下,針灸是個相當常見,也相對安全的治療。實務上所用的針,是消毒過的拋棄式材料,下針前也會經過酒精棉片消毒,但偶爾還是會遇到併發感染,成為蜂窩性組織炎的案例。

 

林舜穀、柳瑞明、林柏宏醫師的團隊,覺得對患者只能說「感染機會很低」,說服力不夠,希望能回答確切的數字,於是使用健保資料庫,希望能找出臺灣針灸實務中,併發蜂窩性組織炎的實際比例。

 

經過統計,針灸後產生蜂窩性組織炎的發生率為每 10 萬次 64.4 次,機會的確相當小,而且有明確的風險因子,包括:慢性腎臟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肝硬化、糖尿病、中風、靜脈曲張、心衰竭與多次針灸等。

 

這樣的數據與風險因子整理,對於臨床工作者是很實用的建議,在同時合併有多項慢性病的患者,或可多加解釋,或加強消毒與後續觀察。確切的數據提供,也讓全世界的針灸從業人員,能有紮實的數字可參考。

 

 

本文在 8 月 19 日投稿,10 月 11 日就刊出,對於本質不錯的研究論文,這樣的速度,是典型的 MDPI 高效處理風格。

 

恭喜三位醫師!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未分類 | 已標籤 , , , , , | 在〈[快訊] 林舜穀、柳瑞明、林柏宏醫師團隊,關於針灸後蜂窩性組織炎發生率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一波三折的投稿路程,終於刊登!

 

作者:衛福部桃園醫院 泌尿科 柳瑞明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林舜穀、柳瑞明、林柏宏醫師團隊,以健保資料庫研究針灸後產生氣胸的比例與危險因子,獲 Acupuncture in Medicine 刊登!

 

 

 

 

這次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應該不算是心得,算得上是辛酸。從一開始從事研究到現在,論文的投稿數持續在累積,投稿次數多了,什麼奇怪的事情都遇得到!

 

 

想發一篇論文,請規劃至少兩年的時間!

 

在之前的心得裡分享過,一些關於論文投稿的發表時程。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一篇論文從發想,到第一次團隊會議決定研究主題、然後進行研究設計,完成研究統計,原稿寫作,稿件投出,回復審查結果,獲得接受,直到刊登出來可以在 PubMed 被搜尋,所需要的時間,大概要兩年左右。

 

如果大家有論文發表的時間壓力,最常見的就是急需升等,或專科考試資格需要論文,建議規劃至少兩年的準備及寫作投稿。像是若有晉升主治醫師的論文發表門檻,往前推算大概要在住院醫師第二年或第三年,開始動手進行相關研究。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4 / 03 / 30 (日),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在〈一波三折的投稿路程,終於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林舜穀、柳瑞明、林柏宏醫師團隊,以健保資料庫研究針灸後產生氣胸的比例與危險因子,獲 Acupuncture in Medicine 刊登!

 

 

 

 

文章介紹

 

在台灣,偶爾會聽到中醫界討論,針灸針太深而產生氣胸的可能性。林舜穀、柳瑞明、林柏宏醫師團隊對這也有興趣,想知道,究竟針灸後實際產生氣胸且需住院的比例為何?而哪些因子跟產生氣胸較有關係,於是,他們使用台灣健保資料庫的百萬歸人檔,做資料的探勘與分析。追蹤 1997-2012 年,共約 42 萬人接受過針灸,總數約 541 萬次。

 

以所有針灸治療來算,之後產生需住院的嚴重氣胸,機會僅每百萬次針灸 0.87 次。如果以「可能產生氣胸」的高風險部位來算,也僅每百萬次針灸 1.75 次。

 

而比較容易產生氣胸的因子為:肺病患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肺癌、肺炎)與過去曾有過胸腔手術的病史者。

 

這些資訊,將能協助臨床中醫師,避開較高風險患者,以減少發生針灸後氣胸的可能。是個很實際且對第一線臨床醫師有幫助的研究。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在〈[快訊] 林舜穀、柳瑞明、林柏宏醫師團隊,以健保資料庫研究針灸後產生氣胸的比例與危險因子,獲 Acupuncture in Medicine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徐英碩醫師團隊,探討多層次懸雍垂顎咽成型術是否有較高手術合併症之健保資料庫文章,獲 JAMA 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 刊登!

 

 

 

 

文章介紹

 

懸雍垂顎咽成型術(UPPP),是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的常見手術。由於呼吸中止相關的呼吸道阻塞,可能不只有懸雍垂附近,而常合併鼻腔、舌頭、下咽等處,近年流行的作法,是完整評估後,在一次全身麻醉中解決,也就是「多層次」懸雍垂顎咽成型術,可合併鼻腔、舌頭、下咽等手術。

 

目前認為,多層次 UPPP 似乎有較高的手術併發症。作者預計以 30 天內再住院來分析,看看多層次 UPPP 是否真的比單純 UPPP,有更高的 30 天內再住院率,並觀察這些再住院,是否與出血有關。

 

作者使用台灣的健保資料庫,收集了 12 年,共 35029 人,分析其所接受的手術,與之後的再住院率。發現,這 12 年間,的確台灣醫師施作多層次 UPPP 的比例漸增。而多層次 UPPP 的(全原因)再住院率也的確略高些,可見併發症風險的確較高些。但若單獨以「出血相關再住院率」分析的話,則無顯著差異。

 

這樣的資料,可提供給手術醫師與患者,更多的數據佐證,協助術前評估風險與治療規劃。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 在〈[快訊] 徐英碩醫師團隊,探討多層次懸雍垂顎咽成型術是否有較高手術合併症之健保資料庫文章,獲 JAMA 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李浩銘醫師,針對登革熱後中風風險升高一文之多位讀者來信做回覆,獲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刊登!

 

 

 

 

文章介紹

 

在 2018 年 3 月時,李浩銘醫師團隊,曾經在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CMAJ) 發表一篇研究,發現登革熱患者在診斷的前兩個月,比起對照組,有 2.49 倍的中風機率。

 

 

由於登革熱是熱帶國家醫療的主要議題,文章發佈之後,獲得許多關注,包括泰國、埃及、在日本工作的越南學者等,都發表了相關的看法,或者討論研究方法,或分享自己的經驗。

 

李浩銘醫師,則代表團隊,針對相關的討論做出回覆,協助同行更為理解這個議題,並啟發未來的可能研究。其討論,包括了所涵蓋年份的限制、世代研究無法避免的偏誤、收案以住院患者為主、臨床意義的討論等,相當精采,若對登革熱議題有興趣的朋友,值得前往一觀。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在〈[快訊] 李浩銘醫師,針對登革熱後中風風險升高一文之多位讀者來信做回覆,獲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