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李浩銘醫師探討登革熱與自體免疫疾病風險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Journal of Infection 刊登!

 

 

01_JINF_LiHM_04

 

 

文章介紹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以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為主要傳播媒介的病毒性感染症。台灣屬於登革熱流行區,因此登革熱為台灣所關注的傳染病與公共衛生議題。

 

登革熱會影響人體眾多器官,症狀依個人體質從發燒、出疹、肌肉關節痛,到嚴重出血或器官損傷皆有可能。感染後的致病機轉一般認為有兩種途徑:直接的病毒效應、宿主免疫反應造成的後續影響。

 

登革熱 immunopathogenesis 有關的免疫防禦橫跨了抗體依賴增強作用、細胞免疫反應、cytokines 等水溶性蛋白、autoantibody 等等;上述這些因子同時也與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之發生息息相關。

 

為了探索罹患登革熱後,未來是否會有較高的自體免疫疾病風險,作者團隊以健保資料庫進行初步探勘,希望能對未來相關領域研究提供更多資訊。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4 / 10 / 12 (日),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在〈[快訊] 李浩銘醫師探討登革熱與自體免疫疾病風險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Journal of Infection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蔡欣佳博士生參與團隊探討 metoclopramide 帕金森氏症風險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刊登!

 

 

01_BJCP_TsaiSC_01

 

 

文章介紹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ism)主要症狀為漸進式的運動障礙(譬如行動遲緩、靜態顫抖等),最常見病因為 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IPD)、其次為 drug-induced parkinsonism(DIP)。

 

與 DIP 高度相關的藥物包含止吐藥(譬如 metoclopramide)、抗精神病藥物、鋰鹽、鈣離子阻斷劑等,一般會在開始服用藥物的三個月內出現、但也有遲至一年才出現症狀的個案。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4 / 09 / 14 (日),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在〈[快訊] 蔡欣佳博士生參與團隊探討 metoclopramide 帕金森氏症風險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雷偉德醫師探討類過敏性紫斑復發議題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Pediatric Rheumatology Online Journal 刊登!

 

 

01_Pediatric_Rheumatology_LeiWT_05

 

 

文章介紹

 

類過敏性紫斑(HSP;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是兒童最常見的全身性血管炎,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年有 6 – 22 例;其病徵為皮下出血而在皮膚上出現點狀、偏紫色斑點。

 

目前尚不清楚 HSP 確實的致病機轉,猜測可能導因於之前感染引起的免疫反應。一般來說預後不錯,但嚴重個案可能併發腹痛、關節炎、甚至侵犯腎臟血管而影響腎功能。

 

兒童 HSP 復發率從 2.7% 到 66.2% 皆有文獻報導過,僅有少數研究發表第二次發生 HSP 與首次發作間隔、且差距甚大(1 到 13.5 個月);也有不少論文探討復發之預測因子(譬如診斷時有關節或腸胃道侵犯、有感染病史、曾接受類固醇治療、有併發腎臟問題等),但結論也不一致。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5 / 11 / 15 (日),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在〈[快訊] 雷偉德醫師探討類過敏性紫斑復發議題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Pediatric Rheumatology Online Journal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神奇的投稿經驗!

 

作者:台南新樓醫院 神經內科 謝鎮陽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謝鎮陽醫師參與團隊探討「首次中風時是否已知有心房纖維顫動」對預後影響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刊登!

 

 

01_ijcard_hsiehcy_10_share

 

 

從臨床問題產生研究主題

 

多年前某天,外院轉來一位需接受急性後期照護的中風病患,當時病歷上記載此個案是缺血性腦中風,本次住院前未有心律不整病史、在急診的心電圖也正常。

 

在前一家醫院病房時,患者曾發生過陣發性心房顫動,按照 guidelines 要在一到兩週後開立口服抗凝血劑。因為該患者未服用口服抗凝劑靜,與前一家醫院主治醫師詢問後,得到的回答是:「病人的缺血性腦中風在右腦,有影響到腦島(insula),我們懷疑是腦中風引起的神經性心房顫動,而這個心房顫動並非此次中風的原因,所以不必給予口服抗凝血劑」。

 

這引發了我的疑問,就算是神經性心房顫動,在心房應該也會產生血栓、未來也有機會脫落跑到腦部而導致腦中風啊?真的不必給予口服抗凝血劑治療嗎?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5 / 11 / 15 (日),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在〈神奇的投稿經驗!〉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快訊] 謝鎮陽醫師參與團隊探討「首次中風時是否已知有心房纖維顫動」對預後影響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刊登!

 

 

01_IJCARD_HsiehCY_10

 

 

文章介紹

 

首次中風後才診斷有心房纖維顫動(AF; atrial fibrillation)的狀況,稱之為 AF detected after stroke(AFDAS)。

 

謝醫師參與團隊針對 AFDAS 此「熱區主題」進行系列研究,除了本篇外、還有已刊出的首次中風後不同模組在預測 AF 的成效比較論文,另外尚有兩篇正審閱中。

 

本篇論文主題為探討 AFDAS 之病患特徵與預後,比較對象為首次中風前即已知有 AF 的族群(KAF; known atrial fibrillation)。作者團隊以 2000 年到 2012 年的健保資料庫進行研究,其中有 481 位(41.4%)屬於 KAF 組、680 位(58.6%)屬於 AFDAS 組。

 

閱讀更多 »

發表於 2015 / 11 / 15 (日), 傑出榮耀 | 已標籤 , , , , , , , , | 在〈[快訊] 謝鎮陽醫師參與團隊探討「首次中風時是否已知有心房纖維顫動」對預後影響之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刊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