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彰化秀傳紀念醫院 眼科 李家一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李家一醫師參與團隊關於葡萄膜炎與角膜病變關聯性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刊登!
變動中的健保資料庫研究
初次接觸健保資料庫(NHIRD;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是在 2014 年 12 月,當時在長庚會議室看著先進們上台報告,心中默默覺得這是非傳統、但富有潛力的研究方式,希望自己能在這塊領域下功夫、跟師長們看齊。
不知不覺四年過去了,現在的資料庫研究跟當初的模式已經有顯著的不同。真的是時代在變,不僅是人、連研究也會改變啊!
回想當初
我的第一份 NHIRD 研究計劃表相當單純:探討 A 疾病在 B 疾病的族群中是否發生率較高。不幸的是,這份計畫在等 data 跑出來前,即因為醫學會有人先報告了相同且統計完成的主題而被老師腰斬。
現在回頭看,還真是個青澀的經驗。因為用近期的資料庫研究標準來審視,這個設計首先就會被質疑時序性的問題,畢竟時序可是危險因子判定的重要標準之一呀!
兩年多前 NHIRD 研究被 Scientific Reports 拒絕而廣受批評時,有位新思惟之友在臉書寫到:「如果從此學術界對 NHIRD 研究的審核變嚴格,那才能留下真正願意在此領域貢獻心力的研究者。」這點我非常認同。
一種研究方式在剛起步時,必定會需要作出許多調整方能達到成熟階段,一成不變的方式只會被時間淘汰。
略談研究設計與 coding
或可歸功於批評與質疑之後的精鍊,現在進行 NHIRD 研究時、不能只想到國際疾病分類診斷代碼。
若疾病(例如骨折)有很明確的健保手術碼做為發生的證據,那使用手術碼的準確度會優於診斷碼。畢竟除非真有適應症、否則不會無故進行手術,更別說還要面對健保審查的壓力。這點在《健保資料庫工作坊》即有提到,所謂「專屬於外科的優勢」。
除了手術,大部分科別都有門診處置,這群同樣要向健保局申報而涵蓋範圍更廣的檢查與治療,即是思考研究設計時的好幫手。
其他沒有上述條件的疾病,建議可以試著用「診斷碼 + 檢查碼 + 藥物碼」的規格去定義疾病,提升準確性以減少質疑。尤其是藥物,小弟最近幾次投稿皆有被問到藥物對研究的影響:研究的主要疾病用到何種藥物?何種藥物會影響其因果關係?真的可以好好想想。
若還有無法克服的瑕疵,就大方認列 limitation 吧!畢竟每種研究工具皆有其局限,而自己先承認總比投稿後才被 reviewer 點出來為佳。
NHIRD 研究投稿經驗
以小弟微薄的經驗而言,或許是因為用新思惟提倡、從臨床問題出發的 idea-theory-data-composition 流程來構思 NHIRD 研究,即使投稿到前段期刊所遇到的困難也沒有比傳統 original study 多。
傳統臨床研究同樣會碰到使用單一診斷方式是否有偏頗、或是否有其他危險因子未被考慮到的問題,而且一般臨床研究在病人族群數量上其實比 NHIRD 研究少。
如小弟上一篇分享文提到的,投稿前可以先研究期刊網站內容以及「細讀期刊 guideline」,找出流行病學取向、或有資料庫次分類的期刊,便能減少被拒絕的心碎次數 XD。
個人覺得 NHIRD 研究並沒有因先前的批評或題目的耗盡而黯淡下來。相反的,更完整的 2016 年度資料庫提供了更多方向及可能性。而新思惟關於 NHIRD 與研究相關課程提供了學習及討論很棒的環境,不管是新手或老手都能有所收穫。
再次列上我與研究夥伴於 2018 年發表論文:
Oculomotor palsy as a single presenting sign of midbrain hemorrhage. Taiwan J Ophthalmol. 2018; 8(2): 108-110.
Increased risk of keratopathy after psoriasis: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PLOS ONE. 2018; 13(7): e0201285.
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study. Acta Ophthalmol. 2018 Aug 31.
Effect of uveit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keratopathy: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8; 59(12): 5053-5059.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