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論文發表時程,分享我的實際經驗。

 

作者:衛福部桃園醫院 泌尿科 柳瑞明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柳瑞明醫師探討兒童傷害與經濟成長狀況關聯性的健保資料庫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

 

 

01_IJERPH_LiuJM_share15

 

 

從主題發想到刊出,大約需要兩年。

 

這篇論文從第一次團隊會議決定研究主題、然後進行研究設計,一直到可在 PubMed 被搜尋,歷時超過兩年。

 

會把這個時間寫在最開頭,是因為最近開始有人會詢問我關於學術研究的一些事情,譬如:「我看你論文一篇接著一篇發表,有沒有甚麼訣竅?」

 

這些朋友大部分都有論文發表的時間壓力,主因往往是升等或博士班畢業論文,而且時間離死線(deadline)都很近,大概是半年或一年。

 

當我如實告知:「以我目前天天寫論文的狀況來說,平均發表一篇大約需要兩年。因此你看到的已發表文章,其實都是兩年前的 idea 了」。然後接下來這個話題常常就無法繼續下去。

 

私下臆測詢問的朋友可能覺得花費時間太長、或者我在開玩笑(哪可能天天寫)。所以,後來當有人詢問類似主題,我就改說「很努力」在學術研究與論文寫作。

 

 

預期未來有論文壓力的朋友,建議盡早規畫。

 

這一篇健保資料庫論文屬於 dry lab,上手後發表速度其實比基礎研究快。如果是 wet lab 研究,兩年、三年光是能不能得到預期中的 data,都還很難說。

 

因此如果未來會因為升等或博士班畢業而需要論文發表,建議規劃至少兩年的準備及作業時間。譬如若有晉升主治醫師的論文發表門檻,往前算大概要在住院醫師第二年或第三年開始著手進行研究。

 

雖然因為新思惟的關係而認識了幾位傑出的住院醫師,能在專科訓練過程中就發表了 4、5 篇論文。但如果門檻就公布在那裡,有志者還是得盡早做好準備,全力以赴去跨過那道門檻。

 

 

被退稿已是家常便飯

 

這篇論文也歷經了六次的投稿,但是比之前被退稿十次、已好很多。雖然被退稿簡直是家常便飯,但每次的退稿,心中多少還是會糾結一番。

 

照例最後一定要感謝一起合作的團隊成員,這篇文章有幸得到幾位兒科界傑出醫師的參與與指導,感恩許老師與其他師長的指導、同時也感激兒科林醫師的帶領讓研究能順利進行。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4 / 03 / 30 (日), 傑出榮耀 並標籤為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