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林慈濟 胸腔內科 陳信均 醫師
hands-on workshop ── 指出曙光方向,體驗從無到有的興奮與成就感。
一窺巨量資料分析的訣竅
第一梯《健保資料庫工作坊》公佈的時候,因為正在國外旅遊,所以很可惜的錯過了。當時已經參加過了《科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所以對於蔡校長開立與研究相關的課程非常有興趣。
作者:大林慈濟 胸腔內科 陳信均 醫師
hands-on workshop ── 指出曙光方向,體驗從無到有的興奮與成就感。
第一梯《健保資料庫工作坊》公佈的時候,因為正在國外旅遊,所以很可惜的錯過了。當時已經參加過了《科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所以對於蔡校長開立與研究相關的課程非常有興趣。
作者:高雄榮總 急診部 林欣陽 醫師
陸續聽到集合眾人血汗的健保資料庫,在研究發表很有潛力,許多高手從中發表海量期刊論文,去聽了院內辦的專題演講,聽講者講得口沫橫飛,當然是非常厲害,只是對於小弟我而言,距離好遙遠,因為聽到要去解碼複雜的健保資料庫檔案,感覺就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了。
陸續看到大家對蔡校長課程的評價,也激起我對這堂課的興趣,第一梯次瞬間被秒殺,有幸搶到第二梯次,在因緣際會之下,終於有空參加這次會議,當然不便宜的學費,也讓我遭受到不小的壓力。
作者:高雄榮總 放射線部 王俊傑 醫師
從七月初到現在九月,這次是我第三次上新思惟的課了(第一次、第二次),這次的課程是《健保資料庫工作坊》。
一大早,就搭最早的高鐵,從高雄出發,往台北去上課。想想這麼頻繁地上台北,只有三年前去陽明大學幫學生上 PBL 的課程,才有這麼認真。又花錢又花時間,到底值不值得?只能說,學到大師級壓箱寶的醫學知識與技巧,「無價」。
作者:嘉義長庚 骨科部 郭亮增 醫師
在這樣的遭受打擊的夜晚,寫心得真的再適合不過。
這堂健保資料庫的課,是我參加新思惟的第三堂課。前兩堂是《科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以及《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上完前兩堂課收穫之大自是不在話下, 加上自己本來對於這個資料庫就有著憧憬,於是便懷抱著期待的心情來參加這堂課。
作者:喜歡旅行的匿名者
算不清是第幾次參加新思惟的活動了(好啦,其實也沒那麼多),但每次看到蔡校長貼在 facebook 上的活動通知,總是心癢難耐,盤算再盤算(時間和荷包),這回實在是擋不住,再度參加新思惟國際的小班課程「健保資料庫工作坊」,想一窺這大型資料庫的堂奧,更想知道新思惟一向以來的「精準教學」,可以在這大型資料庫上發揮到什麼程度?
新思惟國際最加分的地方,是人。(這是真的,跟「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背後的酸味差異甚大)。從蔡校長、校長夫人、講師群、工作人員,散發出來的誠意和細膩,遠超過自己曾經參加過的其他課程或工作坊,而且每次參加,每次都覺得又再更為細緻(到底是從哪裡找出這些進步的縫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