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數據產生實質的社會 impact!

 

作者:台南新樓醫院 神經內科 謝鎮陽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謝鎮陽醫師關於青壯年發生首次中風相關議題之健保資料庫文章,獲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 刊登!

 

 

01_PDS_cyhsieh_share07

 

 

從大數據觀察到異常現象

 

這篇論文延伸自我們團隊發表於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的研究:在台灣各界努力下,腦中風病人出院後的死亡率、再發心血管疾病風險都有下降;但我們發現初次中風病人在發病前,「已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診斷,卻沒有吃藥控制」的比例卻逐年上升。這是一個很詭異且不太好的現象。

 

台灣健保便宜又大碗,醫師很努力照顧病人且技術與時俱進,中風病人的治療效果也越來越好。但是為什麼我們不要在中風之前,就把一些重要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好好地控制?

 

 

90% 的腦中風,都是可以預防的!

 

這篇研究 2016 年刊登在 Lancet Neurology(臨床神經學排名第一的期刊)認為 90.5% 的全球中風疾病負擔 (stroke disease burden) 都歸因於「可調節」 (modifiable) 的危險因子,例如吸煙、不良飲食、缺乏運動等;新陳代謝因素位居第二,例如血壓高、膽固醇高、空腹血糖高、體重指數高、腎小球濾過率低等。

 

其中,研究發現高血壓最重要,貢獻了 64.1%;高血糖也貢獻了 11.7%;再其次是環境因子,如鉛暴露和空氣汙染。研究表明,行為因子占中風負擔 90% 以上,故改變行為可顯著降低全球中風風險。

 

 

延伸議題,再聚焦於特定次族群。

 

上述研究發現讓我們團隊回想到一個臨床場景:這些 35 到 55 歲、正值壯年的族群,平時很少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頂多可能是在公司體檢或健保的成人健檢時發現有「三高」的問題。

 

若講到要長期吃藥控制,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抗拒、選擇逃避,接著有些人會擔心藥物副作用而轉求偏方或健康食品的幫助。

 

事實上,2017 年有研究發現隨著三高藥物控制的進步,腦中風發生率整體來說是有下降的。但是,唯獨在年輕族群(55 歲或 50 歲以下的成年人),腦中風的發生率是上升的。

 

 

以自己的研究,進一步分析、討論。

 

於是我們進一步從健保資料庫中探索,中風發病前、年齡是否會影響高血壓等危險因子的診斷率與治療率。

 

結果發現 55 歲以下族群:約 25 – 50 % 的「三高」問題是腦中風住院後才被診斷出來;即使中風前已被診斷出有三高者,約 33 – 67 % 的「三高」問題沒有接受良好控制。

 

 

臨床意義,實際的社會影響力 (impact)

 

本研究結果值得社會大眾省思:青壯年病患因為一次腦中風而倒下,對其之後人生、家人以及社會的影響甚鉅。若不幸過世,將留下傷痛悲苦予家人;若罹患殘障等後遺症、生活自主能力受影響,則會感嘆為何這麼年輕就中風。

 

預防以避免青壯年中風,不是比中風後才要醫院全力搶救、甚至「包醫」,要來得好?

 

我非常喜歡這個研究,因為它印證了自身過去在臨床行醫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也很開心我們團隊探索這個主題。最近美國中國也都有類似研究結果發表,雖然我們刊出於 impact factor 較低的期刊,但那種「自行開創新研究議題」、「不再是跟在別人後面做 me too study」的喜悅感,真的是筆墨難以形容。

 

 

02_PDS_cyhsieh_share07

 

 

如何集中資源、結合臨床所見,專注某個領域持續研究、發表論文,歡迎有空可於 2017 年 9 月 24 日來聽我分享「以中風為核心,串起各種資料,發展系列研究。」的相關故事、細節。

 

 

03_PDS_cyhsieh_share07

 

 

謝醫師演講 / 工作坊資訊

 

 

本篇發表於 2015 / 11 / 15 (日), 傑出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