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雄市立聯合醫院 急診科 陳介凡 醫師
跌跌撞撞很久,才生出一篇論文。
很久以來,我是單兵作戰。Wet lab 對我而言是遙不可及的事,但總想做點什麼、寫些什麼,病歷回顧是首先嘗試的作法,CR 年代歷經十幾個月的時間,的確完成了所謂的資料收集,再經過跌跌撞撞的幾年,才產出第一篇論文,覺得這實在是曠日廢時的功夫,加上後來愈趨繁瑣的 IRB 審查與各種知情同意取得,所以就擱下了,也因為待在對期刊論文不是那麼要求的科別。
自行摸索覺得輪廓不清晰
幾年後就讀研究所,利用政府公開的資料庫(包括衛生福利部、內政部統計處、中央氣象局以及台灣證券交易所)完成了碩班論文,資料鍵入雖然複雜,但較之前病歷回顧簡單多了,更發現同期的碩班生,有數位是以健保資料庫作為軸心完成論文,這讓我產生了更大的興趣。畢業後,才開始了健保資料庫研究之路,一路摸索,似乎有所發現,但又總覺得缺了什麼,腦海中的輪廓總是模模糊糊的。
這次北上,育群與昭慶醫師解答了一部份的問題,模糊的影像變得較為清晰,原來朦朧的感覺也被轉化為圖表與文字。是的,資料庫研究有其限制,但任何的研究本來就只能回答一部份問題,也沒有哪一篇論文、哪一個研究是完美無瑕、無從挑剔(可能有啦,極少數吧 XD),既然如此,就專注在 database的強項!
新思惟的課程總帶給大家舒服的感覺
課堂授課時,聽講過程是愉悅的,不論是 PPT 的呈現方式、講師的表達或是整體環境的舒適。在有機會與講師、助教交談的過程中,也是令人喜悅的。回程在高鐵車上,心中浮現了「三明治講評法」這個名詞,但講師、助教群們更厲害的是常常抽掉中間的指正。這樣的方式,相信給予學員高度的正向回饋,不過,我還是提醒自己,自己其實更需要的是前輩們明白指出我的缺點、給予修正,並比較兩者的差異。
愉悅的上課過程,可以讓學員沐浴在歡樂的氣氛之中,即使整天課程,也可以持續保持聽講的能力,但回頭仔細想想,每一堂課的重點與學習到的東西,發現自己還是弱了,太享受上課聽講的過程,筆記做得太少,沒照幾篇相片,讓自己的回想少了許多,下回上課,應該更要做好相關準備!
資料庫研究效益不小於其他研究方式
過去 50 年,醫學真的有跳耀式的進步嗎?的確,藥物被告知有效改善terminal lung cancer survival(但從 5.6 個月變為 11.5 個月,統計上有意義,對病人及其家庭有意義嗎?)手術方式的修正(達文西手臂)可增快復原速度、擴展可能性,放射線治療的定位更加的精準了,併發症副作用更少了。但心中希望的是 cure 而非 remission,這也許要等到 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有成吧!
但更新治療策略,如 sepsis campaign bundle(又被修正!)、STEMI 與acute stroke 的各種 golden time strategies guideline update,至少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藉由介入、結果分析可以告訴大家做、或不做什麼,對誰是有幫助或危害,這也是我相信健保資料庫研究所能夠帶來的效益。看到育群與昭慶醫師以健保資料庫所發表的研究成果,驚豔的是有 IF 相當高的期刊,同時也有可觀的數量,我也想這樣,這是我心中的吶喊!
想繼續提升臨床論文寫作技巧
然而心中還是有所不足,對於未能達成上完課就能解惑的預期,反而焦慮、擔心了起來。流程、架構又變得不清楚了,到底是為什麼呢?發現在預想情境時,卡住了!
知道要從身邊接觸到的疾病開始,有了主題(並嘗試建立 series),準備要進行了,預期先找相關主題的期刊來閱讀,接著呢?不知下一步該怎麼做,不會的地方還是太多,study design 該從何著手?
再來該是論文的書寫,如何有效地寫 introduction and background、methods and materials 寫法的變化、results 圖表的呈現、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 該如何進行、還有 limitation 及 acknowledgment 的寫法有哪些、投稿前的準備有哪些是可以減少無謂之工,增加成功機率?
某些雲團散開了,但大多數仍不夠清晰!覺得還是不足,所以又報名了《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12 月見。
最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