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後,才知道過去自己為什麼失敗。

 

作者:大林慈濟醫院 胸腔內科 陳易宏 醫師

 

 

01_innovarad_IHChen_NHIRD_20160529_0239

 

 

我來上課之後,最後悔的就是沒有早兩年來上課!

 

 

兩年前,我有模組化的寫作策略,但……

 

兩年前我當總醫師的時候,就對健保資料庫很有興趣,剛好我們醫院有一位研究員會跑健保資料庫,他就在院內開課,順便徵集研究夥伴。課程免費喔,免費喔(回音)。當時有約三十個人參加。

 

開課第一天那位前輩就開宗明義說:健保資料庫的優勢就是量大,各位的第一篇論文應該來探討發生率。接下來他就拿了十幾個罕見疾病出來,每個題目都附一張已經跑完的發生率表格,照年齡跟男女分列。接下來讓我們分組選題目,請我們回去做文獻回顧,然後就可以開始寫了。

 

聽起來超棒的:題目選好了,統計也跑好了,實驗材料跟方法可以抄之前的論文,連圖表都畫好了耶。可是我還是寫不出來。就我所知,當時參加的同事好像只有一位最後有寫出來。

 

我還沒寫完緒論就覺得自己卡住了,因為我選到的疾病,自己根本就不熟啊,而且我也不知道手上這些數據是怎麼出來的。因為寫不出來,後來也被其他老師說服:健保資料庫已經到盡頭了。

 

這樣模組化的寫作策略不是最迅速的嗎?為什麼我們醫院的課程會失敗?

 

 

這些過程是必須的、是必要的!

 

我上完新思惟健保資料庫課程才懂。

 

因為,要從零到一,沒有自己「全部」走過一次,那終究是脆弱的,無法承受失敗跟挫折。

 

全部走過一次就是:發想題目 → 搜尋文獻 → 設計實驗 → 統計結果 → 撰寫論文 → 投稿發表。

 

我現在可以大膽的說,任何想要幫助年輕醫師寫出「第一篇」論文的課程,只能在每個步驟幫忙推一把:降低難度,指出捷徑,讓年輕人少走冤枉路。但想要把任何一個區塊外包反而會讓人更快放棄!因為對絕大多數醫師來說,寫論文並不是緊迫的事,甚至也不是生涯必需品。

 

人是很奇妙的,如果別人已經把結果擺在你面前,即使是原始資料也好,那寫論文就只是「工作」。這份工作要有紀律的投注時間,要忍受挫折,短期內看不到金錢的回報,不做好像也不會怎麼樣。那……結果可想而知,就會像我兩年前一樣。

 

我們來看看新思惟如何幫助我「全部走過一次」

 

 

發想題目 / 搜尋文獻

 

吳昭慶醫師說:你只要找到一個有意義,現在沒有人能算得清楚發生率的臨床情景。看看健保資料庫能不能撈,撈資料的過程能說服你自己嗎?只要人類知識確實缺了這塊拼圖,你算出來一定有人願意登。

 

陳育群醫師說:別人用健保資料庫撈過的文章,你再做一次沒什麼意思?要從隨機臨床試驗或短期小型觀察研究的弱點去看,健保資料庫能不能互補?天下武功,惟快不破,跟在潮流上就有搞頭。

 

 

設計實驗 / 統計結果

 

這邊真的是課程的精華,太感謝陳育群醫師跟蔡瑋琳醫師了。不但組合出 MySQL + Navicat + MedClac 超容易上手的工具,手把手教我們跑完資料處理跟統計,還給學員兩份大禮:模擬資料庫跟程式碼。

 

有了模擬資料庫,你可以很快嘗試:你現在寫的程式碼上加值中心能動嗎?程式碼就更珍貴了,對資料庫文章來說,有加註解的程式碼就跟研究紀錄 (lab log) 一樣,是實驗的核心技術。

 

想想,如果你在 Cell 看到一篇文章很有興趣,你會寫信給作者說:我能去您的實驗室參觀看看,順便翻一翻您的 lab log 嗎?我相信,初次參加這個課程的朋友,都是在實作時間看到這些程式碼真正跑出結果,才相信自己能寫出一篇論文的。

 

 

撰寫論文 / 投稿發表

 

我問了一個蠢問題,感謝吳昭慶醫師當頭棒喝。

 

我的問題是:我腦子裡沒有什麼好點子,也不太知道怎麼設計實驗,英文也寫不好,請問要怎麼凸顯自己的獨特性讓別人願意跟我合作寫論文?

 

吳醫師回答說:對啊,所以你沒本錢也沒資格跟別人合作呀,大家第一篇文章都是這樣的。

 

如果沒有這句話,我不會想通兩年前我是怎麼失敗的。

 

我是區域醫院的胸腔重症醫師,本來就打定主意不寫論文走完這段職業生涯。可是看了蔡依橙校長的文章:安身立命。我有不同想法。

 

重症醫師完全依附於健保體系跟中大型醫院的生態之中,而且永遠沒有自己的病人。如果我很鴕鳥的只做自己的臨床工作,領我覺得滿意的薪水,不寫論文、不參與評鑑、不投入行政、不熱衷教學。

 

十年後,如果有人對院長說:您只要用陳易宏薪水打七折來請我,我比他更年輕、能值更多班、能做更多事。嗯……那我就糟了。

 

(橙編按:我很喜歡後面這段對自己競爭力的思考與擔憂,還有所造成的行動改變。這是很難得的特質,也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昭慶在答完您的問題後,在不同時候問過我兩次:「我這樣回答會不會太直接?」我認為不會,也很同意他的看法。事實上,我們來,就是來解決問題的,能夠聽進這回覆,並在自己的人生處境做延伸思考,非常棒。只有看清現況,才能找到出路。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的,你一定也可以!)

 

這次來上新思惟健保資料庫課程,就是希望能有一點點改變,一點點更向前努力的方向跟動力,讓我能未來繼續跟醫院共存共榮。感謝蔡依橙校長跟陳育群、吳昭慶、蔡瑋琳三位講師。實在是太物超所值了。11 月 12 日還有一場,快來搶喔。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6 / 05 / 29 (日) 並標籤為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