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
新思惟幫助大家提升能力堅持下去,等待黎明來臨。
這句話是吳昭慶醫師在尾聲時勉勵大家的。聽吳醫師娓娓道來他的心路歷程,甚至在美國那段黑暗的過渡期,體驗到原來每個人都有辛苦的過去。同時也明瞭,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研究,都有一段摸索期,堅持下去,黎明總會來臨。課程開宗明義就解釋為何有些學者可以「量產」文章,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自己有沒有可能有一天也可以達到這個地步。
要量產當然要提升實力,從工具的熟悉、資料庫的運用,這堂課可以讓大家很快入門。
作者:匿名
這句話是吳昭慶醫師在尾聲時勉勵大家的。聽吳醫師娓娓道來他的心路歷程,甚至在美國那段黑暗的過渡期,體驗到原來每個人都有辛苦的過去。同時也明瞭,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研究,都有一段摸索期,堅持下去,黎明總會來臨。課程開宗明義就解釋為何有些學者可以「量產」文章,他們是怎麼做到的,自己有沒有可能有一天也可以達到這個地步。
要量產當然要提升實力,從工具的熟悉、資料庫的運用,這堂課可以讓大家很快入門。
作者: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新陳代謝科 劉漢文 醫師
今年初因為科內長官的幫忙,開始跟醫院的統計相關單位合作健保資料庫的研究,才比較認真的去看健保資料庫的論文到底怎麼寫的。
但是看了一堆介紹、聽了幾場演講、甚至到跑出統計資料後,心裡還是覺得很不踏實。因為研究的 idea 和研究方法是長官先想好的、統計是研究助理幫忙跑的,我雖然參與其中,但好像只是幫忙把過程寫成文字而已。就算最後論文生出來了,我恐怕還是不知道怎麼自己做。
作者:和信治癌中心醫院 感染科 陳偉挺 醫師
本來認為我這種對於程式一竅不通的人,大概注定和健保資料庫扯不上什麼關係吧!但在完成 CLIP 和 MEPA 工作坊之後,對於基本的研究流程和統計工具逐漸熟悉,想要更上一層樓的心總是愈來愈不滿足,如果連實際瞭解健保資料庫的嘗試都沒有,就直接因為害怕程式而自我拒絕的話,也似乎太閉俗,總不是個方法。
於是我下定決心,在相信新思惟總是會把我教會的執念下, 報名了研究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曲「健保資料庫工作坊」來挑戰。
作者:高雄長庚 新陳代謝科 張智閔 醫師
當寫論文已成為一種風氣,你,能不寫嗎?
在白色巨塔長大的我們,對做研究一定不陌生。傳說中,好的老師帶你上天堂,有研究助理,有技術支援讓你少走些冤枉路,不好的老師帶你住套房,不是埋首在病例室裡抄病例,就是在關在研究室裡屠宰老鼠。但別忘了我們還有臨床工作,而你的肝已經不新鮮了,這樣的生活,你我能夠撐多久?當然我相信有好的老師,但是大多數人總遇不到,這就是我們在這裡相遇的原因。
作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針灸科 廖先胤 醫師
「黎明前的夜晚最為黑暗,但我保證,黎明一定會到來。」
這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台詞,當時高譚市陷入黑暗低迷的氣氛,在紛擾的記者會上,代表正義的 Harvey Dent 這樣說。
其實這段文字及影像已經被我遺忘在腦袋的某個角落裡,但吳昭慶醫師的一段話,讓這記憶又鮮明了起來。
星期天如同往常一樣的早起,但不是為了上班,而是帶著喜悅及期待的心情參加新思惟健保資料庫課程。身為醫學中心架構的底層族群,從很久以前就很羨慕學長姐或醫界前輩們可以量產很多論文,而且讚嘆這些論文在相關醫學領域中,發揮了解惑與帶領的作用。
畢竟,在醫學中心堅持下去,領一份還算過得去的薪水,作一份還算撐得住的工作,誰不是希望自己將來在醫療界或學術界也能成為一個「咖」呢?於是到處詢問或上網查詢,要怎麼樣寫出一篇論文,得到的答案大概是,你去做一篇 dry lab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