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紹
蔡明劭醫師參與的這篇論文主要是探討長庚研究資料庫(CGRD; Chang Gung Research Database)所收錄病患的特徵、總體涵蓋率、個別疾病涵蓋率、疾病嚴重度與盛行率。長庚醫療體系服務量大,CGRD 資料來自於體系下的七家醫療院所、並已發表許多優質論文。
為了瞭解 CGRD 收錄病患與全國或其他醫學中心是否有差異、是否具有特殊組成,作者團隊使用了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與討論。因為這是以 CGRD 進行研究時,研究者與讀者都很有興趣的主題、也是必會討論到的 bias。
蔡明劭醫師參與的這篇論文主要是探討長庚研究資料庫(CGRD; Chang Gung Research Database)所收錄病患的特徵、總體涵蓋率、個別疾病涵蓋率、疾病嚴重度與盛行率。長庚醫療體系服務量大,CGRD 資料來自於體系下的七家醫療院所、並已發表許多優質論文。
為了瞭解 CGRD 收錄病患與全國或其他醫學中心是否有差異、是否具有特殊組成,作者團隊使用了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與討論。因為這是以 CGRD 進行研究時,研究者與讀者都很有興趣的主題、也是必會討論到的 bias。
單側腹股溝疝氣病患,之後再罹患另一側疝氣的狀況稱為 contralateral inguinal hernia (CIH),過往文獻統計 CIH 發生率約 10%、且可能需再安排手術治療。
初次手術時是否常規探查對側狀況(以避免可能的第二次手術),在文獻上仍有爭議。因為非必要手術有增加術後併發症之風險,而且 10% 發生率也增加了臨床決策的困難度。
作者:台南新樓醫院 神經內科 謝鎮陽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謝鎮陽醫師關於中風後復健強度與預後關聯之健保資料庫文章,獲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刊登!
我們的文章能刊登在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這本排名於 Rehabilitation 領域前百分之十的期刊(5/65),著實讓人非常開心。在此分享個人與團隊的研究與投稿心得、以及努力過程。
台灣腦中風病患的「急性後期照護」需求日增,2014 年健保署試辦 PAC-CVD(PostAcute Care-CerebroVascular Disease)計畫:將已渡過急性期的腦中風病患從醫學中心下轉至區域或地區醫院進行高強度復健。目的是改善中風病患的神經功能狀態,並減少醫學中心的「超長住院」問題。
恭喜傑出校友謝鎮陽醫師,因「中風後復健強度高與低死亡率相關」的研究,被美國復健醫學會,選為年度論文,獲頒 2019 Elizabeth and Sidney Licht Award!並將前往芝加哥領獎!(社團內快訊貼文)
這個獎項,只會從刊登在復健科頂尖期刊 APMR 的研究中,精挑細選出在研究品質與臨床影響力都好的研究,並頒獎表揚之!
而這個研究,是台灣之前人人喊打的健保資料庫研究。
可見,工具只是工具,用得好,回答優質的臨床問題,他就是好工具。論文的好,全世界都看得見。
是的,健保資料庫因為可近性被限縮,窗口已經關上了。我們一起記得,下個機會來臨時,勇敢把握他,只要自己想過也確定,別人說什麼,別理他,堅定走下去,走到世界等級。
恭喜謝鎮陽醫師!
腦中風病患在急性期過後的積極復健(rehabilitation)以及提升日常生活功能(functional recovery),與急性期的中風治療同樣重要,而且需要不同專業領域的醫療人員一起照顧(multidisciplinary care)。
文獻顯示中風後三個月內的復健治療量,正相關於中風後六個月時的功能恢復狀態;也有研究發現中風急性期復健治療強度(rehabilitation intensity)越高者,相對有較低的 30 天或 90 天再住院率;此外,單一醫學中心回溯研究顯示缺血性中風後的復健治療量,與之後的死亡率呈負相關。
為了探討中風後的復健強度與預後(死亡風險)間的相關性,並驗證過往文獻發現能否重現於個案數更多、包含醫院層級更廣的醫療數據資料庫(administrative claims databases)研究中,作者團隊以台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