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duty 為資源,以 PubMed 履歷增加自由度!

 

作者:台南新樓醫院 神經內科 謝鎮陽 醫師

相關文章:[快訊] 謝鎮陽醫師關於中風後復健強度與預後關聯之健保資料庫文章,獲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刊登!

 

 

01_apmr_hsiehcy_share08

 

 

成功登上排名前百分之十的期刊

 

我們的文章能刊登在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這本排名於 Rehabilitation 領域前百分之十的期刊(5/65),著實讓人非常開心。在此分享個人與團隊的研究與投稿心得、以及努力過程。

 

 

研究緣起

 

台灣腦中風病患的「急性後期照護」需求日增,2014 年健保署試辦 PAC-CVD(PostAcute Care-CerebroVascular Disease)計畫:將已渡過急性期的腦中風病患從醫學中心下轉至區域或地區醫院進行高強度復健。目的是改善中風病患的神經功能狀態,並減少醫學中心的「超長住院」問題。

 

當時我擔任腦中風學會幹部而被指派參與 PAC-CVD 計畫的「人員訓練」與「輔導訪視」,過程中認識了一些復健師(包含物治、職治、語言治療師)與相關學會、公會代表。

 

透過親身經歷與參加內部會議,我對於全國性健保政策是如何「被」推動有了認知,也見識到新政策是如何重新分配醫療資源。同樣地,在目前政府大力推動的長照政策,似乎也可看到類似的影子

 

身為區域醫院的神經內科醫師,這幾年間我也收治了一些 PAC-CVD 計畫下的中風病人。看到有些病患在復健後得到明顯進步,讓我對「中風復健」領域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刻意練習」也適用於中風復健?

 

腦中風復健到底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還是「more is better」?需要科學研究來驗證。在文獻回顧中,我發現這個領域是一個研究熱區,「腦中風復健強度與成效」的相關文獻非常多。

 

在 2017 年初,我藉著舉辦 Tainan Stroke Club 會議之便,號召大家針對此議題一起讀書討論。藉由結合實務經驗與學術研究的學習歷程,讓人感到非常充實而有意義。

 

 

「中風嚴重度指標」起到關鍵作用

 

這篇論文其實並非台灣健保資料庫分析「中風復健」與「病患預後」的第一篇,在 PubMed 至少有兩篇(這裡這裡)。那我們的研究為什麼還會被接受?我覺得「中風嚴重度指標」起到了關鍵作用(健保資料庫原始資料並沒有「中風嚴重度」這個重要變項)。

 

臨床醫師都知道,有些住院的嚴重中風病患處於插管搶救狀況,根本就沒辦法做復健。分析過程中若沒有校正中風嚴重度,會不會就因此很容易得到「中風病患不做復健、死亡率會增加」的結論?此外在多變量分析中,校正中風嚴重度,也許能部份解決 healthy user bias 的問題。

 

 

利用機會收集資料做研究、寫文章

 

PAC-CVD 試辦計畫中為了評估成效,健保署要求參與醫院上傳復健過程中的各項功能量表分數。幾年下來,各醫院在此架構下也建立了自身的中風復健病人資料庫,並已有幾個團隊利用這些資料庫做出研究發表論文提供 pilot study 成果

 

這類型「化 duty 為資源」的模式,非常值得大家參考學習。其實,我自己也藉此機會,寫了與 PAC-CVD 相關的 letterbrief report

 

 

做研究是為了讓自己的專業人生更自由

 

日前,看到蔡校長這篇臉書貼文,頗有感觸。也許現在價值觀逐漸多元,過去那種「不顧一切,努力留在醫學中心、努力做研究、努力寫論文」的傳統價值觀,已逐漸式微。

 

但我的領悟是:長期關注自身專業領域並「讀點論文、做點研究、寫點東西」是讓自己成長、與增進實力的不二法門,而且 PubMed 上的紀錄永遠是專業醫師最好的履歷。

 

透過這個過程,除了增進自己的知識架構與獨立思考能力,也能體察到專精領域中的最新變化。最終可以讓我們在專業工作上更自由,更能做自己的選擇、做自己想要的事、獲得成就感,較不易受他人控制與擺佈。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5 / 11 / 15 (日), 傑出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