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夥伴、研發、好故事!

 

作者:台南新樓醫院 神經內科 謝鎮陽 醫師

相關文章: [快訊] 謝鎮陽醫師應用 stroke severity index 於健保資料庫之研究,獲 The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刊登!

 

 

01_20151115_126

 

 

團隊夥伴

 

近年來,關於建立醫學研究團隊,我有了新的體會,最貼切的例子就是團隊成員透過 email 討論時出現的這句話:「我們現在合作進行研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雖然我們自覺不是專家,但兩個臭皮匠也許就可以抵過一個諸葛亮。」

 

一年多前開始接觸「羅輯思維」,羅胖曾說過互聯網時代之「自由人的自由聯合」、「陌生人的分工協作」等概念,這與我的體會若合符節。

 

 

02_jns_hsiehcy_share_04

 

 

Idea 與研發

 

蔡校長曾說過:「idea 不是研究者的稀有財,把 idea 執行並寫成論文發表的能力才是稀有財。」我把這段話放大延伸:「idea,特別是比較可能開花結果的好 idea,是研究者基於『過去知識』與『現有研究資源、工具』所想出來的,不是憑空產的。」

 

建立一個新的量表、或預測模型,在初期都需要能抵擋一些挑戰與批評。本篇論文的焦點「Stroke Severity Index (SSI)」最常被質疑的就是:「SSI 的 items(如 ICU stay、airway suction 等),我們無法區分是因 initial stroke severity 所造成、還是因照顧不好而產生的併發症所造成的。」這的確是 SSI 的弱點,也真的無法從健保資料庫的資訊去區分這兩者,只能說「住 ICU 的、有 airway suction 的,中風似乎比較嚴重。」

 

另外,本研究中 SSI 代表的 stroke severity,可以預測中風病患一年內再度入院的風險,以及再度入院的原因。別人可能會挑戰說:「SSI 是根據病患出院後申報的資料算出來的,病人已出院才得到住院風險的預測值,有臨床應用上的意義嗎?」針對此點質疑,我們引用之前自己的 validation 文章來回應,將病人以 SSI 分成三組 (≤5、>5 to ≤12、>12) 可約略等同於臨床常用的美國國衛院中風量表 (NIHSS) 的三組 (≤5、>5 to ≤13、>13),那便可用病患 initial NIHSS 來套用本研究的結果。

 

然後,還可能有人會進一步挑戰說,那為甚麼不用「有 NIHSS 分數的全國資料庫」來做研究,這樣不是比較精確嗎?如果有這樣的資料當然很好啊(正如我也希望有金城武的臉蛋、加上林書豪的身材),可惜,不好意思就是沒有,這就是 limitation。

 

 

發現屬於自己的好故事

 

Re-admission after stroke hospitalization 是常見的臨床議題,再住院不只增加病患與家屬的痛苦,也是健保的品管指標。因此醫師透過出院準備服務、居家護理等,努力降低 readmission rate,此議題也長期被國內許多學者研究(譬如這裡、與這裡);本文的共同作者 Dr. Huey-Juan Lin 針對相同的研究問題,連同這次、使用了三種不同的研究素材與方法,過去兩篇文章之連結如下:

 

 

本研究的新發現則是:嚴重中風的病人,比較容易因感染等併發症再住院;相反地,輕度中風的病人,則比較容易因 accident(例如跌倒)而再住院。這個結論清楚、且符合自身的臨床觀察,對於未來臨床 practice 也提供了實證基礎,很有幫助!誰說一個題目很多人做過了,就不能用同樣的素材再做一次?

 

「人腳有肥」(不是我很肥 XD),這句話是從洪震宇先生的著作《走自己的路,做有故事的人:從生活脈絡尋找改變的力量》看到的。身為臨床醫師,臨床工作就是我們的土地,我們要像農夫一樣常常親自用腳去踏、去走,腳步走得越多、越勤奮,土地也會相對越肥沃,而長出旺盛的作物!

 

我們常常看別人、卻忽略了自身的獨特性,正如洪震宇先生在書中提到的:「在台灣,如果還是參考幾千年前,遙遠的黃土高原開發出來的農民曆來種作物,是非常荒謬的。」

 

目前團隊已開發出一些成果,也累積了自己的工具與自信。2017 年,我立志要用一個個小而美的本土研究,講出一個個科學上完備的「好故事」,希望可以發掘更多重要卻未被關注的臨床問題,並造福台灣的病人。

 

 

最新活動

 

 

本篇發表於 2015 / 11 / 15 (日), 傑出榮耀 並標籤為 , , , , , , , , , , , ,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