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吳昭慶 醫師
學寫論文,如學作小籠包。 大家都知道鼎泰豐好吃,學著作出 18 摺,變成一團麵粉球;學著用薄皮,筷子夾,湯就到處流;肉放多些,湯沒多少,全是油。 小籠包的秘密沒人可問,但吳昭慶大師父,直接傳授「健保資料庫」論文武功心法。
健保資料庫工作坊的「指定論文」,是由吳昭慶醫師構想,與陳育群醫師討論變項,與健保資料庫可回答的資料,由陳育群醫師執行資料萃取,最後再由吳昭慶醫師從頭到尾寫成,刊登在神經外科指標期刊 Neurosurgery。
請同學們,先下載閱讀,看看這小籠包長怎樣?研究動機為何?主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選擇健保資料庫?處理的時候哪些是關鍵的資訊?哪些是次要的?在研究的設計中,所放入的思考邏輯是?討論部分怎麼處理資料庫研究的限制?在寫作的時候,意識到哪些 reviewer 可能發動攻擊的地方,又用怎樣的方法避開?
想過這些事情後,吳昭慶醫師在課堂上,將以原作者的角度,解剖並說明這篇論文的許多重要元素。 實際從「作者」的角度看一篇論文,跟從「讀者」的角度看,畢竟是不一樣的。看了那麼多年海綿寶寶,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卡通那麼好笑。 所以,想成為「多產作者」,就要先了解,成功的「多產作者」是怎麼想的。
剛進入一個領域,我們往往靠自己的閱讀與思考,去「逆向工程 (reverse engineering)」出整個研究流程。這次,我們幫你省時間,直接請原作者與您分享,潛藏在文字底下的底層架構與邏輯,讓您更快上手。
最新活動